随意看轻自己,不知自重。#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自暴自弃”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德)[听〕,以光[1]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2],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先帝:指刘备(公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公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建章。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2]引喻失义:援引例证而有所不当。见“引喻失义”。
另可参考: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据《文选・卷三七・表上》引)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刘备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讨伐孙吴,兵败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辅助后主刘禅,立志光复中原。曾上奏章(《文选》称为〈出师表〉)予后主说:“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还有侍卫的大臣和忠勇的将士肯为国家效力,是因为他们为了报答先帝的恩惠。陛下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以光大先帝的遗德,鼓舞忠臣志士们的士气,不应该看轻自己,援引不适当的例证,阻塞了忠心爱国的人进谏言的途径。”建议后主刘禅广开言路,多听各方的意见。后来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过于自卑而看轻自己,不知自重。
语义随意看轻自己,不知自重。
类别用在“自我轻视”的表述上。
①未战而降,未免太妄自菲薄了吧!
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宜妄自菲薄!
③妄自菲薄的人往往自暴自弃,难有成就。
④你有自己的优点,宜自重自爱,不可妄自菲薄。
⑤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优点,不宜妄自菲薄。
⑥天生我才必有用,眼前纵有挫折,我也不会妄自菲薄。
⑦我国传统文化较之于外国文化自有特色,不应妄自菲薄。
⑧他妄自菲薄地说:“像我这种五短身材,有谁会看上呢?”
⑨这些喜憨儿并不妄自菲薄,反而凭著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
⑩我们必须正确地认清自己,妄自菲薄固可不必,妄自尊大亦属不宜。
同义“妄自菲薄”及“自暴自弃”都有轻视自己的意思。
异义“妄自菲薄”侧重于心理上轻视与放弃自己;“自暴自弃”侧重于行为上放弃自己,甘于堕落。
形音菲,音fěi,微薄的。不可写作“非”。
妄自菲薄 | 自暴自弃 | 例句 |
---|---|---|
✅ | ❌ | 我们必须正确地认清自己,妄自菲薄固可不必,妄自尊大亦属不宜。 |
❌ | ✅ | 自从感情遭挫后,他变得自暴自弃,天天喝酒麻醉自己。 |
1,当一件事情变成天下大事时,凡是天下人都无法逃脱置身于事外,不管他是否愿意,后来之史书不过世间人在妄自菲薄的猜测。
2,天地生才有限,你我都不要有妄自菲薄的思想。
3,大皇子不可妄自菲薄,其实大皇子还不到弱冠之年,能够有此志向已经令我等钦佩不已了,而这也是天下老百姓的福气。
4,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宜妄自菲薄!
5,‘汝诚宜开张冲听,以光吾之德行,恢弘星哲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空君子之逑也。知之小工具
6,做人切不可得意时趾高气昂,失落时妄自菲薄。昔日的泱泱王者,如今的阶下囚;昔日的叱咤风云的偶像,如今的年老色衰默默无闻;昔日发誓要在一起的情侣,如今已形同陌人。
7,一个人不应该妄自尊大,也不应该妄自菲薄。
8,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轻自贱。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0,‘汝诚宜开张冲听,以光吾之德行,恢弘子敬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空君子之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