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下里巴人”。见“下里巴人”条。
此处所列为“下里巴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下里巴人”本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相对于“阳春白雪”这些高雅的乐曲而言。在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我听到许多有关于你的不好传言,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长言论,马上就说:“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让我先讲一段故事。”楚襄王答应了,于是宋玉便说道:“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开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后来他改唱比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优雅的歌曲,又夹杂著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而是因为曲子愈高雅,能够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样的,那些批评我的人,不过是些平庸之辈,怎么能够欣赏、了解我的为人呢?”宋玉以“阳春白雪”这种高雅的曲子来比喻自己,用“下里巴人”这种通俗的歌曲来形容那些因为自身程度不够而无法了解他,进而排挤他的人,表达了自己不被世人所了解的苦闷心情。后来“下里巴人”这句成语被用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