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词典
  • 词典
  • 字典
  • 成语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下里巴人的意思
xià rén

下里巴人

成语下里巴人的意思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下里巴人的详细解释

【释义】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后用“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典源】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据《文选・卷四五・对问》引)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1]中者,其始曰[2],国中[3][4]者数千人;其为[5],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6],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7][8],杂以[9],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10]高,其和弥寡。……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解

[1]郢:音yǐng。地名,春秋时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

[2]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

[3]属:音zhǔ,跟随。

[4]和:音,声音相应,这里指唱和的意思。

[5]阳阿薤露:此指介于高雅及通俗间的歌曲。

[6]阳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见“阳春白雪”。

[7]引商:加长商音。

[8]刻羽:削减羽音。

[9]流徵:为徵音的流转变化。征,音zhǐ

[10]弥:更加。

【典故】

“下里巴人”本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相对于“阳春白雪”这些高雅的乐曲而言。在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我听到许多有关于你的不好传言,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长言论,马上就说:“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让我先讲一段故事。”楚襄王答应了,于是宋玉便说道:“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开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后来他改唱比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优雅的歌曲,又夹杂著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而是因为曲子愈高雅,能够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样的,那些批评我的人,不过是些平庸之辈,怎么能够欣赏、了解我的为人呢?”宋玉以“阳春白雪”这种高雅的曲子来比喻自己,用“下里巴人”这种通俗的歌曲来形容那些因为自身程度不够而无法了解他,进而排挤他的人,表达了自己不被世人所了解的苦闷心情。后来“下里巴人”这句成语被用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书证】

  • 01.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源)
  • 02.汉・刘向《新序・卷一・杂事》:“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03.《乐府诗集・卷八三・杂歌谣辞一・题解》:“故歌曲有……下里巴人,又有长歌、短歌、雅歌、缓歌、浩歌、放歌、怨歌、劳歌等行。”
  • 04.清・李渔《闲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调・缩长为短》:“有暇即当属草,请以下里巴人,为白雪阳春之倡。”

【用法】

语义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类别用在“通俗艺术”的表述上。

例句

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台大多制作下里巴人的戏剧节目。

这位自负的艺术家,总是认为下里巴人的通俗趣味是不可取的。

观众需要通俗的下里巴人来调剂身心,也需要高级的阳春白雪来提高品味。

现代的流行歌曲,虽尽是一些下里巴人的乐曲,但也必然反映一些民众心声。

在音乐会上,她为了从俗,也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虽是下里巴人,但仍是韵味十足。

成语下里巴人的翻译
  1. a popular song
  2. populǎre Literatur und Kunst
  3. популярно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成语下里巴人的造句

1,文艺要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大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也需要阳春白雪。

2,这位自负的艺术家,总是认为下里巴人的通俗趣味是不可取的。

3,很显然你这如此下里巴人的文章是通不过这次的评审的,你还是写一点有修养的作文吧。

4,在音乐会上,她为了从俗,也唱了一首流行歌曲,虽是下里巴人,但仍是韵味十足。

5,文艺要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因为群众不仅需要“下里巴人”,也需要“阳春白雪”。

6,网游和电影,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

7,他一直孤独地生活在这个大城市里,像是一个下里巴人,被远离尘嚣的角落注定。

8,咱们既要会欣赏阳春白雪,也要会观赏下里巴人。

9,网游和电影,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

10,一座普通茶馆里,茶客们大多是引车卖浆的下里巴人。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