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词典
  • 词典
  • 字典
  • 成语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弃本就末的意思
běn jiù

弃本就末

  • 拼音

    qì běn jiù mò

  • 香港繁体字

    棄本就末

  • 注音

    ㄑㄧˋ ㄅㄣˇ ㄐㄧㄡˋ ㄇㄛˋ

  • 近义词

    舍本逐末

  • 通用度

    7.23

  • 成语标签

    4字成语

成语弃本就末的意思
成语弃本就末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舍本逐末”。见“舍本逐末”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书证】

  • 01.晋・袁宏《后汉纪》卷一八引张衡〈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辛卯诏,以能宣章句奏案为限,虽有至孝,犹不应科,此弃本而就末。”
成语弃本就末的翻译
成语弃本就末的造句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