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词典
  • 词典
  • 字典
  • 成语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闻一知十的意思
wén zhī shí

闻一知十

成语闻一知十的意思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闻一知十的详细解释

【释义】

得知一件事,便可推知十件相关的事。形容人禀赋聪敏,善于类推。语出《论语・公冶长》。△“举一反三”

【典源】

《论语・公冶长》

子谓[1]曰:“[2][3]也孰[4]?”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5]也,吾与女弗如也。”

注解

[1]子贡:端木赐(公元前520—?)的字,“端木”为其姓,春秋卫国人。善于经商,有口才,为孔子弟子,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料事多中。

[2]女:音,同“汝”,你。

[3]回: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字子渊(亦作“渊)”,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

[4]愈:胜、高明。

[5]弗如:不如、比不上。

【典故】

颜回列于孔门四科里的德行科,天资聪颖,安贫乐道而好学,在众多弟子中,颜回的贤德最接近孔子,孔子对他“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尤为激赏,视他为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子贡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能言善辩,并且足智多谋,料事多中。有一次,孔子与子贡谈话时问子贡:“你和颜回,到底是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呢?他听说一件事情,就可推知十件相关的事,我顶多推知两件而已。”孔子也说:“是比不上啊!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呢!”从此可看出孔子对颜回的欣赏。而我们从子贡“回也闻一以知十”这句话,也能体会颜回过人的聪慧。但可惜孔子这个最优秀的学生英年早逝,在三十岁左右便死了。后来“闻一知十”用来形容人禀赋聪敏,善于类推。

【书证】

  • 01.《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源)
  • 02.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上之明睿,可谓闻一知十矣。”
  • 03.《石点头・卷二・卢梦仙江上寻妻》:“扬州江都地方,有一博雅老儒李月坡。妻室已丧,祇有一女,……月坡自幼教他读书,真个闻一知十,因此月坡命名妙惠。”
  • 04.《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马万群)夫人早丧,单生一子,名曰马任,表字德称。十二岁游庠,聪明饱学。说起他聪明,就如颜子渊闻一知十。”
  • 05.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后世决狱大师,有能神而明之,闻一知十也者,吾不得而尽知之也。”

【用法】

语义形容人禀赋聪敏,善于类推。褒义。

类别用在“聪慧敏悟”的表述上。

例句

这孩子领悟力高,能闻一知十,总是名列前茅。

他向来闻一知十,任何问题只要提示,立即知道如何解答。

闻一知十的天资固然可贵,但铁杵磨针的毅力却更值得称颂。

闻一知十的天才毕竟是少数,一般人只能靠后天的努力,以勤补拙。

他自以为有闻一知十的本领,常常不经求证就下定论,闹了不少笑话。

她不但认真负责,而且博学强记,闻一知十,所以才进公司便获得重用。

成语闻一知十的翻译
  1. 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from one learn all)
  2. ab uno disce omnes
成语闻一知十的造句

1,(16)闻一知十,果是天资超卓,楚汉你找了个好传人啊。

2,(24)孔子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还主张教学要实行启发式,举一反三,使学生闻一知十。

3,我们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能够闻一知十。

4,学会行孝,重在闻一知十,乐为不辍,而不是一曝十寒,应当持之以恒,养成道德,以担当重任。

5,在孔子看来,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要闻一知十,这才是温故而知新,才是创造性的学习。

6,夜星群这人潜力超群,近乎闻一知十,多数事情一听就懂,几乎不用他们解释,也许有过十余年辛苦读书的经历,很快,他就进入了掌门状态,气质也越发独特。

7,(12)而且博闻强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属于绝顶的天才儿童。

8,他自以为有闻一知十的本领,常常不经求证就下定论,闹了不少笑话。

9,(9)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标准应该是能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

10,仙赐是天赐聪明,不消说是一目数行,闻一知十的了。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