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语出《南史・卷一○・陈本纪下》。后亦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1]谓[2][3]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战船。人请密之,隋文帝曰:“吾将显行天诛,何密之有!使投柹于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及纳梁萧𤩽、萧岩,隋文愈忿,以晋王广为元帅,督八十总管致讨。乃送玺书,暴后主二十恶。又散写诏书,书三十万纸,遍喻江外。
[1]隋文帝:杨坚(?∼公元604),华阴人,隋朝的开国君主。初仕北周,封随公,后弑静帝自立,国号隋。在位二十四年,后为次子杨广所弑。谥文。
[2]仆射:职官名。秦时设置,因古时重视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务,汉以后各朝都据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时,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的职任。宋徽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小宰,此后仆射之名不复存在。射,音yè。
[3]高颎:?∼公元607,隋渤海蓨人,字昭玄。少明敏,善辞令。杨坚为丞相时,为相府司禄。隋初,拜尚书左仆射。后佐杨广伐陈,以功封齐国公。
隋文帝杨坚为北周贵族杨忠之子。杨忠曾随周太祖起义于关西,后位至大司空,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累官至大司马。后周宣帝病死,周静帝继位,年幼未能亲政,杨坚总揽朝政,自为相国,进爵隋王,后来废静帝而自立,国号隋,改元开皇,建都大兴,但长江以南仍是陈朝的天下。当时陈后主荒淫误国,隋文帝为统一天下,便借口安民除暴,出兵讨伐陈朝。出兵之前,隋文帝对他的臣子说:“我身为天下百姓的父母,怎么可以因为一条小小长江的阻隔,就不去拯救对岸受苦的百姓呢?”其实长江是条非常大的水流,最宽处可达一千七百多公尺。但隋文帝为了强调他出兵南陈的决心,所以用衣带来形容长江。开皇九年,陈朝灭亡,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六十余年的分裂战乱。“一衣带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原被用于形容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亦用于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㈠
语义形容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
类别用在“河面狭窄”的表述上。
①新店溪仅一衣带水,两岸人家,鸡犬相闻。
②横跨一衣带水的关渡大桥,人车往来,络绎不绝。
㈡
语义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类别用在“相邻接攘”的表述上。
①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②隔著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经济交流就十分频繁。
③从战略地位来看,台湾与澎湖,相隔一衣带水,唇齿相依。
④相隔一衣带水的海峡两岸,一旦兵戎相见,必然两败俱伤。
1,长途车上,我望着窗外的河流,默念着你的名字,仿佛一衣带水能将我的思念带给你。
2,婚礼的现场,我们身穿华丽的礼服,彼此约定海枯石烂,犹如一衣带水的情感纽带将我们牢牢连接在一起。
3,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
4,日本早在1963年就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今正向普及化迈进。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所以日本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5,秋意愈来愈浓,染得霜白叶红;清风吹净长空,想你暖阳融融;相望一衣带水,问候泛起笑容;山峦叠嶂重重,好运绵绵汹涌;寒露天气渐冷,愿你多多保重!
6,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7,那个夏天,在清澈的湖水中游泳,我们的手紧紧相握,仿佛水中的鱼儿一衣带水般缱绻在一起。
8,藏区的风光总是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我和你站在山巅俯瞰着错落有致的村庄,一衣带水般的情谊在心中流淌。
9,看到这些一衣带水的形势下我们怎么能够轻言放弃呢。
10,你这么伤害一衣带水的日本友人的感情,该当何罪啊!我把遮阳帽还给小芹,脑子里突然想到一个处理气球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