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诛杀。伐,征讨。“口诛笔伐”就是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语出明・张岱《瑯嬛文集・卷三・书牍・与李翁砚书》引宋・吕祖谦语。
夫东林自顾泾阳讲学以来,以此名目,祸我国家者八九十年,以其党升沉,用占世数兴败,其党盛则为终南之捷径,其党败则为元祐之党碑。……东林之中,其庸庸碌碌者,不必置论。如贪婪强横之王图,奸险凶暴之李三才,闯贼首辅之项煜,上笺劝进之周钟,以致窜入东林,乃欲俱奉之以君子,则吾臂可断,决不敢徇情也。……[1]曰:“见辱于市人,越[2]而已忘;见辱于君子,万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3]之间,而[4]心丧胆落,得恃此权也。”今乃当东林败国亡家之后,流毒昭然,犹欲使作史者,曲笔拗笔,仍欲拥戴东林,此某所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兄台胸无成见,不落方隅,故可痛快言之,若语他人,则似荆轲与盖聂论剑,怒目视之,所不免矣。
[1]吕东莱:吕祖谦(公元1137—1187),字伯恭,宋金华人。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与朱熹、张栻齐名,称为“东南三贤”。其文词闳肆辨博,于《诗》、《书》、《春秋》,多究古义,学者称“东莱先生”。著有《东莱集》、《东莱左氏博议》等。
[2]宿:音xiundefined,夜晚。
[3]荜门圭窦:比喻贫苦人家或贫苦人家居住的简陋环境。见“筚门圭窦”。
[4]老奸巨滑:深历世情而极奸诈狡猾的人。
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张岱不仅长于文学,且长于史学,重要的著作是《石匮书》。此书张岱写了近五十年才脱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过此书的大老认为,《石匮书》虽然写得很好,但是没有顺应潮流拥戴东林学派,恐怕不合时宜,张岱心中十分不服,在〈与李砚翁〉的信中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他认为,有健全的舆论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吕祖谦的话:“见辱于市人,越宿而已忘;见辱于君子,万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得恃此权也。”意思是说:被一般人羞辱,过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就是君子为什么要常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状,让他们非常恐惧害怕。张岱坚持自己史学家言论自由的理念,故写此信与好友痛快言之。后来原文中的“口诛笔伐”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
语义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
类别用在“批评谴责”的表述上。
①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②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口诛笔伐,正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③对于这种祸国殃民的作法,人人都应发挥凛然正气,口诛笔伐。
④文人的刀剑就是笔墨,对此不良风气理应口诛笔伐,同声谴责。
⑤在民主时代,主政者不依法行事,马上就会遭到媒体口诛笔伐。
1,对坏现象我们要口诛笔伐。
2,文人的刀健吠是笔墨,对此不良风气理应口诛笔伐,同声谴责。
3,有一种文章叫揭露真相,有一种道义叫为民请命,有一种毁灭叫口诛笔伐,有一种正气叫顶天立地,有一种职业就叫记者。记者节到了,世界因你的存在,而充满希望,祝你节日快乐。
4,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5,当我们看到那些不公正的行为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口诛笔伐,让他们明白,世界需要更多的公正和正义。
6,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7,你我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对社会怪态口诛笔伐,让其被“舆论”推向颠峰。
8,虽然如此,罗姆尼仍然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对佩里的口诛笔伐中,因为佩里违背了共和党的信条。
9,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口诛笔伐,正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10,但也有不少民众担忧,如此一来,将加剧近年来遭到口诛笔伐的“土地财政”的流弊,最终进一步推高老百姓深以为苦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