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传》:“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亦作“覆舟载舟”。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2,历代的开明君王都懂得顺应民心、载舟覆舟的道理。
3,古人有云:“水能载舟覆舟。”。
4,当权者,应该知道人民能够载舟覆舟这个道理。
5,愤怒是一艘很难驾驭的船,但它到底是一艘船,决定载舟覆舟的人、掌舵的人,是你。
6,当权者,应该知道人民能够载舟覆舟这个道理。
7,载舟覆舟,全靠你个人的心智与造化了。
8,临行前师父一直对少年重复那句载舟覆舟,还之交待少年一句,若是天晟王朝子孙乱政荒淫,有亏百姓,彼可取而代之。
9,临行前师父一直对少年重复那句载舟覆舟,还之交待少年一句,若是天晟王朝子孙乱政荒淫,有亏百姓,彼可取而代之。
10,当权者,应该知道人民能够载舟覆舟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