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鼎食”之“钟”,典源作“钟”。“钟”同“钟”。古代富贵人家吃饭时,击钟为号,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之家的奢侈豪华。#语本《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田农,掘业,而秦扬以盖一州。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博戏,恶业也,而桓发用(之)富。行贾,丈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1],[2]也,而郅氏[3]。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4],张里[5]。此皆诚壹之所致。
[1]洒削:音xǐ xuè,磨刀时以水洒之。
[2]薄技:粗浅的技艺。
[3]鼎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饮食奢侈。鼎,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金属器具。圆腹、三足两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于商、周时代。
[4]浅方:低浅的医术。
[5]击钟:敲钟以为聚食之号。
另可参考:汉・张衡〈西京赋〉(据《文选・卷二・赋・京都上》引)
“钟鸣”是指古时大户人家因为人口众多,开饭时必须敲钟为号,以聚集众人;“鼎食”则是指富贵人家因菜色极为丰富多样,所以在用餐时,饭桌上排列著一个个装盛菜肴的鼎,颇为壮观。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有:“洒削(xǐ xuè),薄技也,而郅(zhì)氏鼎食。”又有:“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意思是:郅氏不过拥有磨刀剑这样的粗浅技艺,张里也只是个能够简单医术的兽医,但后来却都得以成为“鼎食”和“击钟(「钟”通“钟”)」的富户。后来“钟鸣鼎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富贵之家的奢侈豪华,如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谈及宁、荣两府的衰败时,便感叹道:“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语义形容富贵之家的奢侈豪华。
类别用在“富有豪奢”的表述上。
①李府和张府上个礼拜举行婚宴,钟鸣鼎食,极尽奢华。
②看到这钟鸣鼎食的盛大场面,每个人都不禁瞠目结舌。
③他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早已习惯丰衣足食的生活,吃不了一点点苦。
④过去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少爷,如今竟然流落在街头,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⑤这位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的少年, 丝毫没有骄贵之气,和他人相处融洽,打成一片。
1,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
2,他一直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
3,夫人,你是大清重臣之后,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你外祖父曾国潘为挽救大清危局,殚精竭虑,惨淡经营,鞠躬尽瘁,为国尽忠,真可谓挽狂澜于既倒,做砥柱立中流。
4,人们从这个英姿飒爽的革命女战士身上;根本看不出她曾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娇小姐。
5,该公司董事长刘金星称,这次选出的“红楼梦人物”要还原《红楼梦》书中钟鸣鼎食、诗书簪缨、富而好礼的诗意生活,复辟中国传统贵族精神的“标本”。
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7,过去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少爷,如今竟然流落在街头,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8,听着寨中传出的悠扬鼓乐之声,忽然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用在这里,也再贴切不过了。
9,膏粱纨绔为之魂牵梦绕,豪门权贵、钟鸣鼎食之家争相上门提亲。
10,他在散文集《雅舍谈吃》中谈到,在老北京,无论是钟鸣鼎食之家,抑或瓦灶蓬门的小户,人不分老少,几天不吃炸酱面全家上下都馋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