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的习惯用语。凡是考试题目从四书中出来的,称为“小题”;从五经出来的,称为“大题”。用五经文的文章章法来做四书命题的题目,就称为“小题大做”。后用以比喻人将小事视为大事办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钱,费了多少手脚,只骗得七千银子,未免小题大做了。”
1,那小毛头只不过是肠胃稍有不适而已,但他的爸妈却小题大做,把全带到最好的医院去看最好的儿科医生。
2,8 这种无关紧要的事也要一再提出来讨论,太小题大做了。
3,著名学者易中天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张恩源因为一句“粗口”就出言不逊,还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说武汉都是“土鳖”,确实有小题大做之嫌。
4,庄子将此事写进书中,后人又编成“东施效颦”的成语,让这位清白姑娘贻笑千古,实在有点小题大做。
5,今天,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扎了一个很短的马尾巴,上面竟然绑了两根大红色的橡皮筋、夹了十来个五光十色的发夹,真是小题大做。
6,林小红和几位女同学跳绳怕我们去捣乱,竟然请了两位纪律委员守着,真是小题大做。
7,为了找出谁在黑板上乱画,班长竟把全班同学集中起来开会,真是小题大做。
8,33 据说,发短信有四种状态:有感而发的宣泄;小题大做的煽情;无所事事的骚扰;真心实意的祝福。我是最后一种,你若不回复,我就把前三种都整一遍。
9,为此杨娃很生气,觉得是班长的大惊小怪与小题大做弄得他丢尽了丑,他挣脱班长成明效的手后跑开了。
10,60 见队员们纷纷掏出了黑又粗的警棍,大队长自持勇力,笑呵呵地让大家不必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