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语本《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杞人忧天”。
尝有小吏犯罪,但示语而遣之。 [1]白曰:「此例当合与 [2]。」 [3]曰:“人情相去不远,此岂不解吾言?若必须行杖,即当自汝为始。”录事惭惧而退。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自无事,祗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但当静之于源,则亦何忧不简。”前后为 [4],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
[1]录事:职官名。旧时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
[2]杖:古代的一种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
[3]象先:陆象先(公元665—736),字崇贤,陆元方子,唐・苏州人。历任户部尚书等官职,为政尚仁恕。谥文贞。
[4]刺史:职官名。古代纠察地方官员之官,后沿称地方长官。
据《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载,唐朝时的陆象先,做人做事颇有器度。在蒲州刺史任内,曾经有个小官犯了错,他训斥了几句就让他离开,一旁的书记官说:“他这个样子应该受到杖打的刑罚吧!”陆象先回答说:“他一定能依常情体会到我对他的训诫,如果这样的过失就要用杖刑,那你才应该首先被罚!”书记官听了之后便惭愧得不敢再多说话。陆象先常对人说:“天下本无事,祗是庸人扰之。”他意为天底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一些庸庸碌碌的人徒生纷扰,使得世事愈加繁复杂乱。如果在事情刚滋生时,就能冷静的面对,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在刺史任内,他也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政事当中,无论百姓与官吏,都对他充满了感念。后来“庸人自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
语义比喻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
类别用在“疑心忧虑”的表述上。
①你所担心的事,在我看来皆为庸人自扰。
②这些谣言,要信了它,才真是庸人自扰呢!
③事情明明与他无关,他偏要想东想西,庸人自扰。
④彗星撞地球的机率很小,不必庸人自扰,自寻烦恼。
⑤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何必庸人自扰,先担此心来呢?
⑥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是因为你庸人自扰地把它想复杂了。
⑦他们不会发生什么事的,你何必庸人自扰,坐立难安呢?
⑧该操心的事你不操心,倒是每天庸人自扰地担心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⑨这件事原本就是传说而已,假如我们因此而自乱阵脚,那才叫庸人自扰呢!
1,(6)这种庸人自扰的虚假辩疑,实际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2,(59)杨振觉得他实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3,(16)你所担心的事,在我看来皆为庸人自扰。
4,(44)他应该是个理智的男人,可惜感情这东西从来不由己,他既然想不清楚那就干脆不要庸人自扰,他来接她出来,她要做什么,他都在。玄默
5,(57)这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6,(5)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庸人自扰呢?
7,(48)但很多人实在是介于温饱之间与智慧能量方面的不满,或许也就大多与“天才”的皇冠擦肩而过,所以也来了庸人自扰之说。
8,(25)但是万幸的是,她接受了我的道歉,而且我向她保证两个人不在一起的时候绝不想东想西,庸人自扰。
9,(21)彗星撞地球的机率很小,不必庸人自扰,自寻烦恼。
10,“泼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