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lí máo shè
竹籬茅舍
ㄓㄨˊ ㄌㄧˊ ㄇㄠˊ ㄕㄜˋ
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的房子。亦用以比喻乡居简朴的生活环境。《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
1,尽西一所,是个极大的院落,只有几处竹篱茅舍,菜圃稻田,从墙外引进水来,灌那稻田菜蔬,是他家太翁手创的一个闲话桑麻之所。
2,岛内林荫小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尤显宁静;竹篱茅舍座落其间,风格卓然,古朴雅致。
3,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4,图画般的山林间,点着的灯火,映着那一幢幢亭台楼阁,竹篱茅舍,也映着那一排排整齐的小庭院。
5,室内布置的十分雅洁,虽然是竹篱茅舍,但却打扫的窗明几净,锦被绣帐上,散发出一股幽淡的清香。
6,二人对坐在篷窗之下,观玩江景,忽见一带长林中,有一竹篱茅舍,那篱门内走出一个中年妇人来,上穿的是苎袄,下着锦裆,手携一小瓮,立于江边汲水。
7,虽然四周高楼林立,但这儿却是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个城市山林,别有风味。
8,云淡风清,江南风物依旧如此迷人,青山绿水掩映,竹篱茅舍斜逸,好一幅闲适的风物图。
9,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
10,竹篱茅舍的农家星星点点的散布在平原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