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过失并自我责备。《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九・滦阳续录一》:“反复开陈,引咎自责,泪涔涔渍衣袂。”亦作“引咎责躬”。
1,有老成持重的左右亲近之人加以劝谏,他则高坐引咎自责,非常善于机辩。
2,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3,’嗣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4,他为这事能引咎自责,下属都十分敬重他。
5,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灾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
6,防意如城非异人任修心养性引咎自责知过必改自愧弗如自怨自艾。
7,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
8,都一天比一天憔悴了,大哥也是引咎自责啊。
9,莫青松引咎自责,道:老前辈!这都是晚辈不好,竟将前辈一生精研的武学纪事,失在万极魔女的手里。
10,然昔日病时,我夫朝夕视食,给药亲尝;待亡后,亦曾晨暮长思,引咎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