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玉石俱焚”。见“玉石俱焚”条。
此处所列为“玉石俱焚”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书经》即《尚书》。为上古文献。今传《尚书》有真古文和伪古文两部分。〈胤征〉属伪古文《尚书》。一般认为多抄袭先秦古书的文句,杂入所杜撰之文中,所以亦有其文献上的参考价值。据〈书序〉记载,羲氏与和氏历代为日官,负责观察天象四时。至夏帝仲康时,因为沉迷于饮酒而怠忽职守,于是仲康派胤侯前往征伐。出师之前,胤侯做了这篇〈胤征〉来训诫勉励将士们。文中提到:“今天我将要率领你们这些勇猛的将士,前往讨伐失职的羲氏与和氏。你们应该辅助我,一同为天子效力。昆仑山上如果发生大火,美玉和石头都将一同焚毁;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职,对天下百姓所造成的伤害比烈火还要可怕啊!”后来“玉石俱焚”被用来比喻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
1,***,和他们来个玉石同焚,不能辱没了四圣兽的名声!
2,如何肯破士元良策?只是可惜了八十三万人马,大火一起,玉石同焚。
3,罗天又低下了头,他的额上冒出了冷汗,如果三界妖王拒绝,他拼着自爆身体也要来个玉石同焚。
4,复活后的山鸡连忙催动技能,将我的气血值拉回来,小三他们也做好了反击的一切准备,哪怕是玉石同焚!可圣灵守卫者只是擎着长枪站立在原地,连动都不动。
5,好家伙,真想玉石同焚吗?我忙变招,一招“截虎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