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鞠躬尽瘁”。见“鞠躬尽瘁”条。
此处所列为“鞠躬尽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鞠躬尽瘁”系由“鞠躬”及“尽瘁”二语组合而成。 “鞠躬”见于《论语・乡党》,文中叙述孔子在进入君门的时候,态度很恭谨,仿佛国君的门容不下他的样子。他不站在门的中央,走路时不踏上门槛。 “尽瘁”则见于《诗经・小雅・北山》,诗歌内容是行役者对国君分配劳役不均所发出的感叹。文中说到有些人安逸地在家休息,有些人却因为尽力于国事乃至于生病;有些人每天过著高枕无忧的日子,但有些人却必须日夜不停地奔走四方。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鞠躬尽瘁”,用来表达恭谨戒慎,不辞劳病地贡献心力。在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考察了当时的局势环境后,认为以他的能力,以及许多未能预料的演变,都不足以能够抵抗强敌。尽管如此,他仍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只求竭尽所能。原文中的“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其实就是现在常用的“鞠躬尽瘁”的意思。
1,上官家族世代峥嵘,先不说历辈都为我苍茫尽瘁鞠躬,就说他们样貌,个个都是风靡贯时的美男子,不想却生出你这样只能戴张罩子示人的后生。
2,尽瘁鞠躬勿惊大将星初陨大将富韬铃满拟金饶同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