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此处所列为“德高望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从东晋大臣谢安病死后,晋孝武帝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由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长子,因家世显赫,周围的人对司马元显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让司马元显自以为是一代英杰,无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辅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刘氏是会稽王夫人,所以让他享有高官厚禄,使司马元显更是目中无人。太皇太后驾崩时,孝武帝召司马道子入宫,司马元显认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声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慑于司马元显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后来“德高望重”这句成语就从原文“德隆望重”演变而出,用来指品德高尚,极有声望。
1,我的爷爷是位德隆望尊的革命老人。
2,你那么高风亮节五蕴皆空德隆望尊。
3,公主,查清楚了,那位大叔叫胡闹,胡闹的胡,胡闹的闹,是八一班的班主任,听说是一位德隆望尊的老师!
4,娘娘夸我也!实不敢当!您是女仙之首,德隆望尊;我是下界散人,岂敢居上仙之列。
5,大哥在看着我,殷鉴在看着我,妖族大大小小的妖精在看着我,从三界六道而来的德隆望尊的宾客在看着我。
6,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充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7,爱卿,你是朝廷重臣,德隆望尊,当初何必为一件小事而损害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呢?如果不是老天有眼,你岂不是要一辈子背着黑锅?
8,不错,卢宗师德隆望尊,交游广阔,加上见识又高,又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确是再合适的人选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