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梳发,以雨沐浴。语本《庄子・天下》。后用“栉风沐雨”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风餐露宿”
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1]亲自操[2]而[3]天下之川;[4],[5],沐[6],[7]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1]禹:夏代开国的君主,生卒年不详。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2]橐耜:橐,音tuó,盛土的器具。耜,音sì,铲土的器具。
[3]九杂:指多次汇集天下诸水。九,表示多次。
[4]腓无胈:小腿股无肉。腓,小腿股。胈,音bá,小腿股的肉。
[5]胫无毛:小腿上没有毛。胫,小腿。
[6]甚雨:骤雨。
[7]栉:梳头发。
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下发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冲毁了,人们生活十分痛苦。于是尧派禹前去治水。禹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亲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们一起开通水道,疏通洪水,因为太劳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体常常浸沐在骤雨中,头发被烈风给吹动著,也就是顶著烈风急雨不断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庄子・天下》文载,墨子称禹“沐甚雨,栉疾风”,后来“栉风沐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
语义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
类别用在“勤奋苦干”的表述上。
①父亲当推销员,必须长年累月、栉风沐雨地在外工作。
②古迹就是要提醒后人去体念先民栉风沐雨、胼手胝足的辛劳。
③要不是那些工程人员栉风沐雨,日夜赶工,今天我们哪有捷运可搭乘?
④看到儿子今日的成就,他忘却了栉风沐雨的辛苦,心中有的是骄傲和光荣。
⑤这些野生动物的观测者都是幕天席地、栉风沐雨,长年累月在野地里工作。
同义“栉风沐雨”及“风餐露宿”都有在外劳累艰苦的意思。
异义“栉风沐雨”侧重于到处奔波的辛劳;“风餐露宿”侧重于生活行旅的艰困。
形音栉,音ㄐ|。梳理。不可写作“节”。
栉风沐雨 | 风餐露宿 | 例句 |
---|---|---|
✅ | ❌ | 要不是那些工程人员栉风沐雨,日夜赶工,今天我们哪有捷运可搭乘? |
❌ | ✅ | 这个流浪汉无家可归,只好风餐露宿流落街头。 |
1,他是一个勇敢的少年,经历了栉风沐雨的历炼,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领导者。
2,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功之路,每个成功者都需要经历一次次栉风沐雨的洗礼,才能真正成长。
3,栉风沐雨,依旧坚强;旗帜鲜明,辟地开疆;同心同德,勇敢的闯;特色中国,盛举共襄;春天故事,声声传唱;国富民强,笑傲东方;七一佳节,无限遐想!
4,看着那忽东忽西蜿蜒不绝的长队,看着那些栉风沐雨排队的人们,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5,送则谜语你猜猜:上下左右相通处,收拾愁心建方舟,栉风沐雨伐木去,决心巧构驱水流,东向横斜倚天出,以棒击球庆自由。每句一字,猜出前五个字,你就可以祝贺自己了。(谜底:中秋。
6,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心存希望,相信能够战胜栉风沐雨,就一定能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7,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遂起西伯之师,将问南巢之罪。
8,而且在这里面,“人治”的影响要大过法治的影响,我们的法治进程依然需要筚路蓝缕、寝苫枕块、栉风沐雨。
9,躬擐甲胄,跋涉山川,栉风沐雨,岂辞劳倦,遂起西伯之师,将问南巢之罪。
10,春耕夏耘,栉风沐雨,2013年8月,黄翠莲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斩获泰康人寿世纪盛典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