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词典
  • 词典
  • 字典
  • 成语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万籁俱寂的意思
wàn lài

万籁俱寂

成语万籁俱寂的意思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成语万籁俱寂的详细解释

【释义】

万物无声,一片寂静。语本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 △“鸦雀无声”

【典源】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据《全唐诗・卷一四四・常建》引)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1]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此都寂,但余钟[3]音。

注解

[1]竹迳:竹子夹道的小路。竹,一作曲。迳,通“径”。

[2]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籁,本指管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庄子・齐物论》有“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之语,借“籁”为一切声音的总称。

[3]磬:音qìng,佛寺礼佛时所敲的铜制乐器。中空,形状像钵。僧人敲击用以表示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典故】

唐代诗人常建,开元年间的进士。仕途并不得意,经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间。他的诗用字精炼、风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如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就是。诗人在清晨太阳才刚照到树林的时候来到兴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径往幽静的后院走去,禅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处。和煦的阳光透进树林里,耳里充斥著鸟儿悦耳的鸣叫声,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让人心神渐渐地空明透澈,不被尘事困恼。此时只觉得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佛寺里传来幽幽的钟磬声。后来“万籁俱寂”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万物无声,一片寂静。

【书证】

  • 01.《聊斋志异・卷一・山魈》:“辗转移时,万籁俱寂。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
  • 02.《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当夜万籁俱寂,月色初上,照著阶下革囊里血淋淋的人头。”
  • 03.《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烂弹〈梅花三弄〉,飘飘欲仙。”

【用法】

语义万物无声,一片寂静。

类别用在“安静无声”的表述上。

例句

我最爱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沉思与写作。

万籁俱寂,只听到病床上母亲微弱的呼吸声。

夜已深,虽是万籁俱寂,我内心却是纷扰难定。

突然,一阵急促的狗叫声,划破了万籁俱寂的夜空。

坐在山头,万籁俱寂,明月初上,好个美好的夜晚!

这夜万籁俱寂,即使桂花落下的声音似乎也可以听到。

万籁俱寂,大地已沉睡,七星山影在月色中更显孤傲。

【辨识】

同义“万籁俱寂”及“鸦雀无声”都有非常安静的意思。

异义“万籁俱寂”用于形容大自然的沉寂;“鸦雀无声”多用于形容人声的沉寂。

形音俱,音,皆、都的意思。不可写作“具”。

例句
万籁俱寂鸦雀无声例句
月光洒在万籁俱寂的树林里,显得更加幽静。
只见指挥把指挥棒举起,全场立即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等待著。
成语万籁俱寂的翻译
  1. All is quiet.
  2. 万らい寂(せき)として音声がない
  3. silence complet
  4. vollkommen gerǎuschlos(es herrscht tiefste Stille)
  5. мёртвая тишина
成语万籁俱寂的造句

1,下雪的冬夜,大地万籁俱寂。

2,2. 夜,静悄悄地来了,带炎热与光明,了清凉与万籁俱寂的夜晚。

3,风有些冷。头顶是万籁俱寂的星空,远远地追到旷野的边际,似把大地割出一条沉黑的伤痕。投我木瓜

4,我爱那深夜的月光,淡若止水,皎洁中透露着清冷,真的希望自己可以在城市的一隅,分享那么一缕淡淡的月光,万籁俱寂时分,我可以轻轻地哼唱这首歌。

5,到处没有一点儿声音万籁俱寂仿佛整个儿世界沉沉入睡了,只是偶然有牛蛙叫几声。

6,夜,万籁俱寂,唯有一只只低飞的蝙蝠与"唰唰"的笔声,犹如一只只黑色的恶魔在微弱的灯光中狞笑着飞翔,打破了这万籁俱寂的夜。

7,100. 一个人在深夜回家时,万籁俱寂,走在宁静的长街上,只听到自己脚步的声音,跫然而喜。

8,夜深了,夹山峪之外的地方,万籁俱寂。

9,92. 为了以正视听,他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奋笔疾书,写下了不朽之作《朋党论》。

10,万籁俱寂,除了从远处偶尔传来汽车喇叭声。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