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足够。收入不够支出。※语或出清・朱彝尊《竹垞诗话・卷下・臣士下・倪嘉庆》。△“寅吃卯粮”
[2][3]之才,[4]戊辰,在枢部上言,国计入不敷出,[5]缺至二百三十余万,何以支持?其言[6]。假令思陵此时听公之言,绸缪区画,则后此虽有水旱寇贼,尚可缓于危亡,而惜乎不见纳也。既而兵科给事中刘徽疏请裁驿递,有旨裁十之三,省邮传银六十万。公独昌言曰:“驿递之设,贫民不能自食者赖之,裁之太过,将铤而走险,此盗生之源也。”俄而李自成果以驿卒被裁,走入高迎祥队中,后遂以亡明,朝野咸服公计虑之远云。
[1]朱彝尊:公元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浙江秀水人。精于诗文及金石考证之学,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宗,又工古文,好为词。著有《曝书亭全集》。
[2]倪公:指倪嘉庆,字笃之。明朝人,应天府江宁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户科给事中。崇祯时,尝谏裁驿递之议,帝不纳。后李自成以驿卒被裁,入高迎祥部。朝论遂谓嘉庆有远见。明亡,为僧,名函潜,又名大然,字笑峰。
[3]治赋:管理赋税。
[4]崇祯:明朝思宗的年号(公元1628—1644)。
[5]岁额:国家年度收支的总额。
[6]了若指掌: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见“了如指掌”。
“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够支出。出现这句成语的文献如清朱彝尊的《竹垞诗话・卷下・臣士下・倪嘉庆》中,在明朝崇祯年间,边患纷扰,流贼频仍,战事纷起十余年。加上北方大旱,百姓无以为生,当然也就无力纳税,国家的支出多于收入,岁额缺至二百三十余万,国库渐渐空虚。倪嘉庆是管理赋税的长才,他针对财政空虚的问题,对崇祯皇帝提出非常切要的建言,无奈不被接受,后竟导致明亡。朱彝尊认为,如果当时崇祯皇帝能够采纳倪嘉庆的建言,也许明朝就能延缓灭亡的命运,实在是非常可惜。后来“入不敷出”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指收入不够支出。
语义收入不够支出。
类别用在“经济拮据”的表述上。
①开源节流是避免入不敷出的最好方法。
②由于连年征战,国家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
③他成天游手好闲,花钱如流水,难怪会入不敷出。
④接连几件庞大的开销,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
⑤老王的收入微薄,又要养活一家五口,实在是入不敷出。
⑥这家公司受到市场不景气影响,已经陷入入不敷出的地步。
⑦妈妈向来精打细算,所以家里从来不曾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形。
⑧尽管小明的收入甚丰,但是经常挥霍无度,所以还是入不敷出。
⑨他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一有钱时便随便乱花,结果弄得入不敷出。
⑩如果想要解决入不敷出的问题,就要作好财务的管理,当省则省,当用则用。
同义“入不敷出”及“寅吃卯粮”都有收入不足的意思。
异义“入不敷出”侧重收支无法平衡;“寅吃卯粮”侧重已动用未来收入。
形音敷,音fū。足够。不可写作“付”。
入不敷出 | 寅吃卯粮 | 例句 |
---|---|---|
✅ | ❌ | 老王的收入微薄,又要养活一家五口,实在是入不敷出。 |
❌ | ✅ | 她花钱毫无节制,经常寅吃卯粮,连老本都快要花光了。 |
1,他成名前生活拮据,因爱好写作而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使得妻子跟着他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2,就像漫长的黑夜没有尽头一样,我感到入不敷出的窘境让我感到无尽的绝望和无助。
3,他们过的是入不敷出强撑门面的生活.
4,旅游业在走下坡路,许多酒店惨淡经营,入不敷出.
5,我家食指浩繁,赚钱的只有我一个,每月入不敷出,将来的生活真不堪设想啊!
6,天长日久,入不敷出,当然也就更别提什么弃农经商、扩大生产了。
7,我家食指浩繁,赚钱的只有我一个,每月入不敷出,将来的生活真不堪设想啊!
8,就像漫长的黑夜没有尽头一样,我感到入不敷出的窘境让我感到无尽的绝望和无助。
9,如果想要解决入不敷出的问题,就要作好财务的管理,当省则省,当用则用。
10,古代俸禄甚薄,官员入不敷出,“贵官自理”。